maming12345672014-09-19

[第三种北京话的形成——内城北京话(mandarin)]

北京城里的一棵小树、厨房里的一件工具,用满语都无法表达!因为满族人的祖先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植物,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工具,这就是当时统治中国的满族人所遇到的严酷的语言现实。满语要继续说下去,除了直接使用北京外城汉人的语言的词汇和模仿他们的语音之外再也没有第二种可能!就像日本皇军学说中国话:「你的,八路的,干活?」一样,北京内城的满人开始了他们艰难的模仿汉语的历程。

但是满语对比汉语有它先天的残疾,首先,入声字一下子就全丢了,这就是汉语同音字增多最根本的历史原因,用满语套学汉语的发音更是不伦不类,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发音最糟糕的汉语。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残酷,满人的这种蹩脚汉语比起日本皇军的蹩脚汉语要幸运得多了,随着使用人口的增加,这种让当时的汉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脚汉语成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早期的普通话(暂时使用英语的称谓把这种语言称为mandarin,读作‘满大人’)。

[内城北京话的发展——走出北京内城,形成「官话」]

随着北京内城的「mandarin」这种蹩脚汉语的形成,在北京内城形成一个固定的说「mandarin」的人群。这个人群就是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团体——八旗贵族。「mandarin」成为地地道道的清朝统治者的官方语言——「满清官话」。

具体的时间有待考证,在《康熙字典》中的语音跟今天的普通话的语音还是一定的差别的,但是跟其它汉语方言相比已经更接近今天的普通话了。

从「满清官话」的形成史看,「满清官话」受满语的影响主要在语音方面,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蹩脚的汉语语音系统,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影响则十分有限,从语言的本质上将,「满清官话」还是应该归属于汉语的一种方言而不应该归属于满语的一种方言,不过这是最糟糕的一种汉语方言。

1
游客帐号无法回复哦,请先登入帐号! 马上登入账号

您的回复失败,请重新发布!